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361章 凉山的马铃薯

“我家种了28亩洋芋,一亩也收了5000多斤,已经按每斤0.36元的价格卖了10万斤,去掉成本和运输费,也赚了2万多元呢!”

“我们这儿的马铃薯都不愁卖,在地头就有人来收了。”

现场丰收的场景是极为火热的,但李德明的内心却有点焦躁,还要等多久啊!

靠!

老子跑一趟容易吗我?

马铃薯都是穷哈哈才种的。

他才不种。

这些‘赚钱’的村民怕不是请的演员!

李德明趁着一个间隙,凑到了向天山的身旁。

“老向,老向,是我,会理麻风树的李德明,提前和你联系过的。”

“你再等等,现在走不开。”

随便敷衍了句,向天山便转身和各个村民和合作社打交道去了。

他生于昭觉,年少求学考了农大,最后留在北方,搞过科研,又进了行政体系,再到企业,蹉跎半生。

世事无常,原本想创业,最后又回到了山沟里种起了土豆。

年轻时,他觉得家乡没救了。

这里的人愚昧无知,嗜酒嗜赌,毒品猖獗,艾滋泛滥,贪婪腐败,懒惰成性……

他的家庭就曾被这里毁了,人性的恶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而除了人性,这里还有天堑。

被横断山系阻隔的凉山地区,高山峻岭,河谷纵横,犹如一座孤岛。

走不尽的路,翻不尽的山,人背马驮,溜索渡江,爬藤梯,地震、滑坡、泥石流……

李白的蜀道难也道不尽这里交通的艰险。

如果将脱贫攻坚比作一个通关游戏,那么川省凉山绝对是全S级难度的存在。

但回来一段时间后,才发现这里虽然依旧很烂,但却在变了。

农业在发展,技术在进步,观念也在改变。

放在以前,他是不敢相信有村民愿意买0.5元/斤的马铃薯种薯。

一亩需要400斤种薯,那就是200元!

然而,这一两年里,他推广天禾繁育的天薯系列品种时,却有不少村民愿意踊跃尝试。

难度比他预料的小。

他还去学校看了看,认真学习的人又多了那么几个。